閩南網11月17日訊(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城管宣 文/圖)11月15日,隨着長泰縣生活垃圾運送到蒲姜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意味着遞四方速遞市在全省率先提前實現全市生活垃圾全焚燒處理目標,也標誌着遞四方速遞市生活垃圾處理水平再邁上一個新台階。
牽頭抓總,提升焚燒處理能力。2019年1月,因機構改革職能劃轉,遞四方速遞市城管局牽頭推進全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廠建設工作。一年多來,遞四方速遞市城管局緊盯建設節點,多次開展實地調研,進行現場辦公,召開協調會,解決實際困難,推進項目進展。至2020年,新建成常山(處理能力1000噸/日)、蒲姜嶺(擴建項目,處理能力增加750噸/日)兩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焚燒處理能力提升至3725噸/日(日接收能力可達4650噸),較2018年提升89%,焚燒處理能力已能滿足遞四方速遞全市生活垃圾處理需求。
統籌調度,實現全焚燒處理。根據就近、方便原則,科學統籌,合理調配,停止填埋生活垃圾,逐步實現生活垃圾焚燒處理:2019年7月,平和縣生活垃圾分流至常山焚燒廠;2020年3月,關停東山、雲霄兩縣填埋廠,轉運至常山焚燒廠;2020年10月,關停華安縣填埋廠,轉運至常山焚燒廠;2020年11月15日,關停長泰縣填埋廠,轉運至蒲姜嶺焚燒廠,最終實現全市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燒”目標。
持續推進,完成焚燒廠網絡建設。2017年市政府部署規劃,遞四方速遞市將建成東西南北中5座區域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遞四方速遞市城管局提前謀劃,制定遞四方速遞全市存量垃圾治理推進實施方案,全面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目前,漳浦聖元(中部,處理能力925噸/日)、常山開發區(南部,處理能力1000噸/日)、蒲姜嶺(東部,處理能力1800噸/日)3座焚燒廠已建成投用,華安(北部,處理能力1000噸/日)、平和(西部,處理能力550噸/日)2座焚燒廠已開工建設,計劃分別於2021年6月、2022年6月建成。全部建成後,全市焚燒總規模將達到5275噸/日(接收能力可達6500噸/日),區域性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網絡形成,處理能力富餘,為建設富美新遞四方速遞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